发表时间:2016-09-29
1年前,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文件,被业内誉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以及“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之路。《中国制造2025》实施1周年初见成效,但建设制造业强国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发表时间:2016-09-29
智能制造是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它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全流程的智能化为切入点,以端对端的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
发表时间:2016-09-29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20%。报告指出,大部分中国企业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
发表时间:2016-09-28
据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工智库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人均gdp达到6000到10000美元时,进入机器换人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和台湾地区分别搞了自动化运动,实现了机器换人,但主要还是以体力的取代为主,并没有进入到脑力的取代,还称不上是智能制造。
发表时间:2016-09-28
李培根表示,推进智能制造包括“+互联网”可以从车间现场做起,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质量、高效是基本目标,服务、绿色、个性等是新的目标。而且在车间现场围绕基本的目标,数据、设备、人里面都可以找到机会,总而言之,数字、智能技术非常重要,离我们并不遥远。
发表时间:2016-09-28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原本有三个学派:计算机学派、生理学派和控制论学派。与智能制造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控制论学派。
发表时间:2016-09-28
据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工智库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人均gdp达到6000到10000美元时,进入机器换人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和台湾地区分别搞了自动化运动,实现了机器换人,但主要还是以体力的取代为主,并没有进入到脑力的取代,还称不上是智能制造。
发表时间:2016-09-28
李培根表示,推进智能制造包括“+互联网”可以从车间现场做起,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质量、高效是基本目标,服务、绿色、个性等是新的目标。而且在车间现场围绕基本的目标,数据、设备、人里面都可以找到机会,总而言之,数字、智能技术非常重要,离我们并不遥远。
发表时间:2016-09-28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原本有三个学派:计算机学派、生理学派和控制论学派。与智能制造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控制论学派。
发表时间:2016-09-28
据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工智库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人均gdp达到6000到10000美元时,进入机器换人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和台湾地区分别搞了自动化运动,实现了机器换人,但主要还是以体力的取代为主,并没有进入到脑力的取代,还称不上是智能制造。
发表时间:2016-09-28
李培根表示,推进智能制造包括“+互联网”可以从车间现场做起,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质量、高效是基本目标,服务、绿色、个性等是新的目标。而且在车间现场围绕基本的目标,数据、设备、人里面都可以找到机会,总而言之,数字、智能技术非常重要,离我们并不遥远。
发表时间:2016-09-28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原本有三个学派:计算机学派、生理学派和控制论学派。与智能制造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控制论学派。
发表时间:2016-09-27
美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瞄准高端制造领域,谋求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国防高端制造装备作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基础和支柱,以及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已成为发达国家国防制造业争夺技术优势的关键点,其水平和拥有量是衡量国防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发表时间:2016-09-27
眼下传真机、电话和那些传统的东西都消失了。很多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开来需要找新的工作。特别是在服务业和软件业,由于这种数字化的转变,你可以看到成功者,也可以看到失败者,也就是说,这是消费电子产品和IT之间的融合。
发表时间:2016-09-27
你有没有想过,到了2025年我们的制造工厂会变成什么样?新型的原材料,轻型制造概念的推广,高度发展的生产技术,这些都会帮助未来制造工厂的发展。有一点毫无疑问的是,未来的工厂将不再有枯燥的流水线,单一的重复作业,代替它们的将是人类和机器人在集成的工作空间内协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