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能源行业动态

如何寻找“两会”与“中国制造2025”之间的链接点

发表时间:2016-03-04

“供给侧改革”毋庸置疑,将会是两会的“重中之重”。我们再看从近期国务院的会议精神传达以及动向里再来寻找“中国制造2025”这个国家战略与“供给侧”改革的链接点在何处?

德美联手工业数字化 中国制造可与之共赢?

发表时间:2016-03-04

3月2日,德国“工业4.0平台”与总部位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在柏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将合作探索将双方各自的工业数字化架构“RAMI4.0”和“IIRA”实现对接的可能性。

德美联手工业数字化 中国制造可与之共赢?

发表时间:2016-03-04

3月2日,德国“工业4.0平台”与总部位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在柏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将合作探索将双方各自的工业数字化架构“RAMI4.0”和“IIRA”实现对接的可能性。

“工业再设计”应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内核动力

发表时间:2016-03-03

。“工业再设计”已经在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路线上悄然起步,初现端倪,将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任务中发挥巨大作用。“工业再设计”应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内核动力和创新源泉,需要学术界、政府、企业和行业促进机构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

世界五大“制造工厂”PK,中国价格优势后继不足

发表时间:2016-03-03

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经济增速换挡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宏观政策进一步趋于宽松,金融条件保持稳定,企业利润有望改善,改革步伐可能加快。

世界五大“制造工厂”PK,中国价格优势后继不足

发表时间:2016-03-03

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经济增速换挡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宏观政策进一步趋于宽松,金融条件保持稳定,企业利润有望改善,改革步伐可能加快。

世界五大“制造工厂”PK,中国价格优势后继不足

发表时间:2016-03-03

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经济增速换挡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宏观政策进一步趋于宽松,金融条件保持稳定,企业利润有望改善,改革步伐可能加快。

“工业再设计”应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内核动力

发表时间:2016-03-03

。“工业再设计”已经在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路线上悄然起步,初现端倪,将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任务中发挥巨大作用。“工业再设计”应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内核动力和创新源泉,需要学术界、政府、企业和行业促进机构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

“工业再设计”应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内核动力

发表时间:2016-03-03

。“工业再设计”已经在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路线上悄然起步,初现端倪,将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任务中发挥巨大作用。“工业再设计”应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内核动力和创新源泉,需要学术界、政府、企业和行业促进机构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

制造业服务化的关键: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表时间:2016-03-02

新一轮工业革命伴随着制造业的重大变革,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出新的要求。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不是不要工业,而是要加快发展以设计、研发为龙头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重大突破。

制造业服务化的关键: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表时间:2016-03-02

新一轮工业革命伴随着制造业的重大变革,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出新的要求。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不是不要工业,而是要加快发展以设计、研发为龙头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重大突破。

制造业服务化的关键: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表时间:2016-03-02

新一轮工业革命伴随着制造业的重大变革,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出新的要求。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不是不要工业,而是要加快发展以设计、研发为龙头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重大突破。

工信部:“互联网+制造”将有新政策支持

发表时间:2016-03-01

在2月25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工信部目前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制造业、“互联网+”和“双创”结合起来,着眼于“互联网+制造”,强调利用互联网建立开放性的双创平台。

发改委: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发表时间:2016-03-01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按照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战略部署,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印发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等6个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从模仿到创新:中国创新体系的8大疑问

发表时间:2016-03-01

中国企业通过建立引人注目的品牌和创造突破性的思路,成为下一个创新大国。这个策略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是否可以创建一个创新体系来实现目标。

社区专家

资料下载

>> 更多